那是一個多么激動人心的場面:枝形吊燈與紅色地毯相映,若有若無的音樂如微風輕飏;鮮花耀眼,觥籌交錯。人們紛紛舉起酒杯,向這位才33歲,卻有著三項重大發明,其中兩項獲國家專利的江西木材廠化驗員表示祝賀。然而占小玲慌忙地站起來,眼睛里閃出受寵若驚的神色:“不,不,我不會喝酒,真的不會。”是的,他不會喝酒。但如果酒杯里,盛的是甲醇汽油,盛的是混合柴油,盛的是通用燃料,他也許會“一飲而盡”吧?!
那是一條多么崎嶇的路:漫長且布滿荊棘,無數條岔路、歧道,時而伸入不見日光的谷底,時而斷截于沒有橋梁的河岸。三年了,占小玲就是在這條路上顛簸著,用瘦弱的身軀,用無窮的智慧,用柔韌的毅力,從而達到了理想的彼岸。
他是都昌縣人。因出身不好,在那個被扭曲的年代里,便受盡歧視和折磨,又過早地失去了母愛。遇到的,不是白眼,就是拳頭,或者一聲“呸”!因而,他養成了忍耐、內向、沉默的性格,他喜歡上了書本。在中學時代,他就對化學感興趣,高中畢業后,來到都昌縣和合鄉中學,操起了化學課教鞭。1979年,父親病退,占小玲便頂替到了江西木材廠,以后調到了化驗室。本身的愛好與謀生工作,完美的結合起來:燒瓶與試管;分子式與化學反應;蒸餾與分解……他的虛無飄渺的夢,變成一道實在的化學方程式了。
都昌是水鄉澤國,出門便是水,走路就坐船。那船如今大多靠柴油驅動了。于是,船老大們呼喚燃料。1985年2月份左右,一些都昌人來找占小玲了:“你在城里做事,路子野,弄點柴油汽油來唦!”占小玲雙手一攤:“我老百姓一個,哪里搞得到油?”
但是油這一火石,與他的心相碰,撞出了火花:全省全國能源緊張,能不能通過其它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他被自己的想法激動得渾身發顫,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他了解到,美國、日本都在研究代用燃料,巴西用酒精摻到汽油里燒,以此節省汽油。占小玲想,酒精是乙醇,甲醇怎么樣?價格還比乙醇便宜。既然是開發新能源,最好就不要在石油里面找了。
占小玲想到了石油的副產品輕質油。國家把它做油漆、溶劑使用。能否把它和甲醇混合,做成新燃料?然而輕質油和甲醇怎么也不混合。占小玲便制造出一種添加劑,一放進去,輕質油便和甲醇混合了。占小玲把油拿給司機試用,車子走得無力,爬不上坡,耗油量大。他想:輕質油成份輕,揮發性大,燃燒后勁不足,甲醇含氧,燃燒更快。他便在里面增加含碳量,加大比重,又搞了油溶性金屬添加劑,提高熱量。甲醇汽油在1987年5月通過了省有關部門組織的鑒定,F在,這項技術正不斷地賣到全國各地,驅動汽車,化做效益了。
甲醇汽油的成功,增強了占小玲的自信心。他下決心研制代用燃料系列產品。他了解到,國際國內不少汽油發動機改為柴油發動機了。因為柴油發動機動力性大,經濟性好。從1986年底開始,占小玲向在柴油發展史上有著重大突破的混合柴油進軍了。
一種發明出來后,不能只讓它停留在紙上,要使它充滿蓬勃的生命力。這就要看這種發明是否具有雄厚的原料基礎了。占小玲首先著手的第一關,是原材料調查。酒廠的雜醇油、制藥廠的甲醛脂、焦化廠的煤焦油副產品……都有跟柴油化學成份類似的地方。這些原材料是否豐富?占小玲和父親、岳父兵分三路,花了七個多月時間,到上海、山東、南京、河南等地考察。一次,他到一個廠,剛開口,就被人家轟了出來,認為他是個騙子,他講了幾句,人家又以為他是個瘋子:這些殘渣廢料,你當寶尋著干嗎?他只好把試制混合柴油的事講了出來。
自費考察后,他發現原材料非常充足。一結束調查,他就利用轉讓甲醇汽油的幾萬塊錢,租了一套房子做實驗室,家里也擺滿了化學藥瓶、儀器設備,彌漫著柴油味。
緊張的構思開始了。他專門跟同事換晚班上,騰出白天的時間查資料,求老師,做試驗。他規定家里人晚上九點鐘以后才能進家門。這個人像瘋了一般,深深沉溺于發明的苦惱、迷惑、歡樂之中了。人家戳他后背:“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迂腐子,家都不要了!”他權當沒聽見。他沒進過一次電影院,沒陪老婆上過一次街,散一次步。書成了占小玲的糧食、空氣。一次從上;貋,他叫了一部出租車。老婆一看,車上搬下大包小包幾百斤,眉開眼笑了。但打開一看盡是書、資料。家庭的歡樂,丈夫與父親的職責,全被混合柴油給“混合”了。
去年2月,經過八百多次試驗,柴油出來了。在柴油車上試車后,發現柴油工作粗暴,不穩定,還造成輸油管腐蝕,噴油嘴堵塞,高壓泵咬死。反復攻關后,占小玲覺得要增加添加劑。他跑到上海、河北等地請教。教授們吃驚地說,世界上之所以沒有這種添加劑,就因為制造相當困難,溫度難控制,易引起爆炸。怎么辦?靈芝草就在山崖,難道就半途而廢?占小玲決定采用間接合成法制造添加劑。因為用這種方法,溫度可控制在85度。但爆炸的危險性依然存在。
那是一個多么驚心動魄的時刻!4月里的一個陽光燦爛的白天,他把家人趕了出去,自己孤注一擲,將門關死。添加劑制出來了,就勝利了,制不出來,死了算了。制添加劑共花了半個鐘頭。這半個鐘頭,卻有如他30多年人生歷程般漫長。那每一分鐘,他都想到了生,都想到了死;那每一分鐘他都如坐針氈,渾身大汗不止。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為了科學,他不惜用生命去換取勝利果實。當酒精燈溫度達到84度時,一股濃煙騰起,接著,一股香蕉味飄出。一到85度,濃煙消失,添加劑試制成功了。這時,占小玲望著窗外的陽光,面色蒼白地跌在椅子上。我來到聘借占小玲的都昌教育局,見這位舍生冒死搞科研的人胸前,脖子上,留著一塊一塊白疤。那都是在試驗中留下的路碑。
在柴油車和機帆船上進行了150多次試驗后,占小玲拿出了增加添加劑的最佳方案。去年年底,混合柴油通過了省級鑒定,獲得了中國專利局的非職務發明專利和江西省1987年優秀新產品稱號。在都昌縣采訪占小玲的那天,我才坐下,就見一撥一撥的客人來求見他了。有來自河南的,有來自福建的,來干什么?來買混合柴油技術。
去年,在寫作混合柴油論文時,占小玲又開始了通用燃料的試制。他通過控制添加劑和加水的比例,調劑閃點和燃點之間的變化,來制造汽油、柴油、煤油。幾個月夜以繼日的心血,化做了中國專利局1988年5月25日公告:內燃機通用燃料,獲得專利。
那是一座多么美妙的山峰:突兀,拔地而起,高入云端。站在山頂,八面來風,一望無際,F在,占小玲就置身于這么一座輝煌的山峰了。金榜題名,大器早成,少年得志,功成名就。在鮮花的包圍中,你或許不再開拓充滿荊棘的路;在美酒的灌飲下,你或許不再圖謀著新的崛起。然而他不,他是個不知疲倦不知足的人。他多想辦起工廠,使混合柴油、通用燃料投入大批量生產;為著中國能源美好的明天,他愿發出更多的光和熱……
(1988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