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如果說對當下的小說批評,我認為李建軍是少數幾位敢講真話的評論家之一。
“當代低級、粗俗、消極的寫作,迎合了時代低標準的要求,而批評家庸俗的追捧,更是助紂為虐。這樣的作品即便風行一時,過后也是過眼云煙!崩罱ㄜ娫隰斣褐v課時,話語直接切中時弊。
“沒有信仰基礎的寫作,促使了動物化的欲望寫作。這樣的寫作,充滿矯情和風景的淪陷(不會寫風景),從肢體到語言都缺乏愛的表達”。
李建軍講課語言犀利。他對當下的文學評獎,也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評獎是帶有傾向性和選擇性的結果”。
對當代作家,李建軍首推史鐵生。
“史鐵生是有信仰、人性的寫作,他的內心,充滿溫暖與力量感,超越了時代的局限”。
李建軍說,分析史鐵生創作的流變過程,他的散文有小說的特點,小說又有散文的特點。無論散文還是小說,都有二個核心詞:愛愿、敬畏。
史鐵生是我敬佩的作家,他的作品《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等,都曾在不同時期影響著我對同時期作品的閱讀。
史鐵生的作品,抒情性與追憶性的結合近乎完美,以一種信仰和堅韌構建了文學的高度,儼如我端午前登臨的慕田峪長城,巍峨、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