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煙海的描寫西藏的詩歌和歌曲中,我認為寫得最棒的要數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他說:“在看得見你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在看不見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300多年過去了,我無法肯定,天才詩歌王子的這首美麗詩篇是真正寫給他的故鄉西藏的,還是寫給他的心上人于瓊卓嘎的。但是,這一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塊神秘的土地確實讓我們一輩子魂牽夢繞,不能忘懷。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近幾年來我就注意鍛煉身體,為的是飛向西藏。金秋十月,我從省城南昌飛向成都,從成都飛向拉薩,飛向我夢想中的天堂。在飛機上,我的身邊回響的是《走進西藏》:“走進西藏,也許會發現理想;走進西藏,也許能看見天堂;走進雪山,走過高原,走向陽光!睆某啥汲霭l時,我特意挑了一個靠窗的坐位,為的是欣賞川藏高原的雪山,只見飛機甫一穿過彌漫的云霧,萬道金光就照耀在如波濤般的云海上。從機艙的舷窗望出去,是連綿不斷的雪山,成片的白色山尖突兀在如剛曬好的棉花般的云層上,壯觀得一眼望不到頭。云和山的盡頭是碧藍的天空,藍得那么純正,不帶一絲一點的雜色。在這樣的藍與白之間,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凈化。談笑間,飛機穩穩地降落在拉薩貢嘎國際機場。我就這樣輕而易舉地置身于世界屋脊,人類的最后一塊凈土——西藏。
置身西藏,但見這里:藍天更高遠,河流更湍急,心跳更激烈。
高聳的冰山,遼闊的草原,矯健的雄鷹,狂奔的野馬,披著夕陽的牧人,阿里荒原的狼嗥,古格王朝的廢墟,雅魯藏布江雄奇的峽谷,藏北無人區漫天的飛雪……這一切的一切,都將這片遼闊的國土,襯托得如此美麗,如此寂寞,如此高貴,如此雄壯。
是的,這是一塊可供靈魂歇腳的土地,一塊生長傳奇與神話的土地,一塊無數顆被凡俗生活所疲憊的心想要抵達的心的土地。離天最近的地方,返璞歸真的地方,純潔心靈的地方,誰不想抵達!光從數字上講,她有太多太多的世界之最: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為世界最高峰;全長2900多公里的雅魯藏布江,海床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納木措湖,海拔4718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西藏的首府拉薩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其海拔3650米,是世界最高的城市之一;從青海西寧到西藏拉薩的青藏鐵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最高路軌海拔高程達5072米,被人們形象地譽為“天路”;從新疆葉城縣至西藏阿里地區的新藏公路,長約1880公里,基中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地段占1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高的一條公路;西藏定日縣的絨布寺,建于海拔5100余米的山峰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廟;馬查拉煤礦,建在海拔5200多米的雪山上,為世界最高的煤礦;全世界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4座,其中竟然有10座集中在這海拔4000米的高原,許多地理學家和探險家把它和南極、北極相提并論,稱為地球的“第三極”。
除了“世界屋脊”孕育的許多世界之最外,她的“佛教文化”更是令人響往,令人好奇。
在這片雪域高原,佛的影響無處不在,可謂是一個真正的佛的國度。我在青藏公路線上,經?吹匠サ男磐,他們每走一步便全身伏地,以磕長頭的形式,向著他們心中的圣地——拉薩前進。在拉薩最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大昭寺,我看見,無數的信徒們在一次次虔誠地磕著長頭,其門前堅硬的石板被朝圣者的軀體磨出了等量長的深槽。如此虔誠的信仰和表達,無不說明古老的宗教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仍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
在幾乎全民信教的西藏,佛教教義家喻戶曉。藏民一出生就離不開宗教的氣氛。嬰兒取名要請喇嘛;男婚女嫁之前要請喇嘛;每戶人家的屋頂都插有經幡,凡遇到寺院、寶塔、瑪尼堆等都要按順時針方向繞行。認為走反了,不僅沒有功德,還會有罪過。所以,我在大昭寺時;接順時針方向繞行一圈,以示隨鄉入俗。
可以說,在西藏10多天的日子里,在那片純凈的天空下,我找回了許多已經失去的東西,并讓自己的靈魂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凈化,盡管有時是暫時的,但我無怨無悔。
以上說的西藏更多是她的山水之美,如果就此說,這就是西藏,其實是比較表象和淺薄的,而我覺得更迷人的是她的歷史之美,文化之美。
當我們以歷史之眼看西藏時,你會在其無比壯麗的山川這道迷霧之后看到另一個更偉大的西藏,另一個更久遠更神奇同時也更深刻的西藏。如果你和我一樣用心、用筆、用腳抵達過西藏;如果你聆聽過扎什倫布寺悠遠的誦經聲而想到藏傳佛教上千年的香火不絕的風風雨雨;如果你撫摸過傳說是藏人起源之地的澤當古鎮外的雍布拉康的殘垣斷壁;如果你看到過大昭寺前永遠不斷的虔誠的朝圣者臉上的那份真誠;如果你目睹過拉薩街頭那眼神迷茫的放生羊;如果你知道曾經十分強大的古格王朝一夜之間神秘地從大地上消失;如果你在經過骷髏墻時感到一絲生命的脆弱和卑微;如果你遙望布達拉宮的金色屋頂時突然想到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至今還不知道魂歸何方;如果你進入大昭寺時,想起王昭君在這里的漫長而寂寥的歲月……經過這許多的如果,你一定會發現,西藏不僅是一種原始的自然美,山水美,壯麗美;她更有一種博大宏偉的歷史之美。幾千年深沉凝重的歷史和文化,澆鑄了多少說不盡的英雄與偉業,光榮與夢想。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碑斘以谖鞑厣孢^一條條河流,翻過一座座大山時,我的腦子里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大才子王勃在南昌寫下的參透了人生與自然法則的妙句。
在西藏的日子里,我一次次地想起藏族最偉大的抒情詩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想起年輕而可惜的天才詩人海子以及他寫西藏的詩歌——《遠方》!斑h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遙遠的青稞地,除了青稞,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這時石頭,飛到我身邊,石頭長出,血;石頭,長出,七姐妹;站在一片荒蕪的草原上!
海子的這首詩寫于1988年8月19日的西藏薩迦。這首詩是描寫西藏的詩歌中最切近西藏靈魂的。因為這樣一顆天才的詩心在寫作此詩不到半年的時間,便永遠離開了我們。一個短命的天才只身在西藏的雪山草地,和西藏作了最后一次心靈的對話,便訣別了人世,從而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痛。
在西藏的日子,我在不斷地問,不斷地想。如果想親近西藏,最好的方法就是抵達,不斷地抵達,而且是心靈的抵達。在歷經艱險不斷抵達的路上,西藏是我們前方目標的一個不斷接近而又永遠無法抵達的驛站。我們只是驛站的匆匆過客。而在不斷抵達的過程中,我們已經領略遠方的情懷和意義,而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老去,可喜的是一茬人又成長起來了,接著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