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點擊  
·南昌之美美在水——人文地理南昌系列01
·陽明“心”路第三步:“圣人處此,更有何道?”
·104、八大山人的真名是叫“朱耷”嗎?
·000-我們今天應該如何研究和鑒賞八大山人?
·讀書: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之道——中國人的讀書人生03
·書:中國人的魂,中國人的命——中國人的讀書人生02
·人生立志,要抓住三個關鍵點——傳承中國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處之03
名家賞析 更多>> 
--- 劉上洋 ---
·萬里長江第一灣
·劉上洋《老表之歌》研討會發言摘錄
·劉上洋長篇小說《老表之歌》研討會在京舉行
·難以攀登的美
·沒有一棵樹的城市
--- 彭春蘭 ---
·文學女人的情愫
·相逢何必曾相識
·楓葉情
·爸爸的吻
·媽媽的愛
--- 劉 華 ---
·我省著名作家劉華新書《一杯飲盡千年》出版發行
·酒中墨 杯中詩——讀劉華先生《一杯飲盡千年》有感
·飲盡千年的孤獨
·數點梅花天地心(序)
·去為那些光耀千古的名字掃墓吧
--- 朱法元 ---
·糾結的畸情
·南非遐思
·寶島情思
·啊,馬塞馬拉
·企鵝歸巢
  您當前的位置 : 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  江西散文網  >  贛州分會  >  龔文瑞
 
贛水蒼茫
江西散文網    2009-08-11 16:05

  文瑞

  一進入贛州,撲面而來的是震撼人心的綠--山綠,水綠,地綠。這個被綠浸染的地方,底色是厚重的,神情是飄逸的,姿態是奔放的——厚重如磐的是峰巒連綿的大山雄峰,飄逸如斯的是郁郁蔥蔥的森林竹海,熱情奔放的是清波蕩漾的河流大川……是呵,山川之美,勾勒出贛州的生態輪廓;綠色家園,描繪出關于贛州的生態印象。

  這是怎樣一種壯觀呀!——3.9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28條縱橫交錯的大小河川,形成16626公里長的天然河道,流域面積蔓延10萬平方公里以上,柔柔地流淌在贛南重重疊疊的山巒密林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亙古如斯,這塊土地被養育得格外滋潤——河泊終年不竭,樹木千年不朽,野草春發夏榮。放眼望去,這個美麗的家園,每一處都呈現出綠色與青春,每一方寸都是如此深情和動人。

  有人把贛南比作一個聚寶盆。這個比喻緣于贛南的山形地勢——東北橫臥著的武夷山脈、南方盤亙著的南嶺山脈的大庾嶺和九連山、西北盤踞著的羅霄山脈的諸廣山,三條長長的山脈的余脈竟然全都在贛南聚首!當真是無與倫比的天工造化,宛若天然屏蔽,一座巨大的綠色盆地得以詩意般地形成。

  “贛”字最初的母字是“灨”,寓意盆地、沼澤。上古的時候,在這片沼澤地里生長著一個族群。追溯歷史,我們驚喜地發現,《山海經》竟然把這一傳說記下了,并把這個族群的名字傳揚至今——贛巨人。如同周口店的猿人成了北京人的祖先,戇態可掬的贛巨人成了贛南古老的先祖,他們有著一付愛笑的臉,長著一雙足跟往后生的修長的雙腿。

  時光流逝中,贛巨人不知哪里去了。到了春秋戰國時,這里有了專門管理山澤的開發和漁獵的虞人出現,由于他們生活在贛巨人的故鄉,世人把他們叫做贛虞人。這些身份考證為百越族的贛虞人,終身與山水為伴,長年奔跑于長山大谷,棲息于河流兩岸,繁衍生息,世代相傳,成了這塊土地上最早的土著居民。

  贛虞人土著贛南,沒有文字,只有山歌;沒有國家,只有家園。他們把一切思想都化成季風化作歌唱,溶在了蒼茫的森林與河流中。森林無邊無際,河流卻有始有終,從大山的石壁中滲出第一滴水,爾后一路匯溪納澗,終成蜿蜒之川、滔滔大江。讓我們溯源吧!這是一條愛的河流——先是長滿參天古樹的湘贛邊際的聶都流出的水,在三江口與庾嶺山脈的河崠流出的水融合,以更濃烈的愛欲更強大的力量朝著它的另一半奔跑迎去,直到崆峒山下形似龜角尾的一片山嶺起伏地,終于尋找到了它的另一半——一條從閩贛交界的石寮崠的林海中涌出的流水。如此,裹挾著西部剽悍雄風的西部來水和洋溢著東方敦厚母性的東面來水,如兩條巨龍急急交合,在龜角尾處聚匯成深潭,以雷霆萬鈞之勢,大氣磅礴,一路北去,最后將滿腔激情傾注浩浩鄱湖。

  請記住這個被我們淡忘了的名字吧——灨水!我們的祖先何等聰慧,他們從最能表征這塊土地特征的贛巨人、贛虞人身上,為水取名。是呵,灨水蒼茫如斯,山脈有多遠,水流就有多長;土地有多寬厚,灨水就有多深。我們的家園最早就是從灨水的脈流開始文明之旅的書寫的——

  灨水自從有了名字,它的寧靜與自由就開始有了文明的“侵入”。最早的“侵入者”是肩負著秦始皇“南定百越”使命的屠睢,他率領十萬秦軍溯灨水匆匆南下,一路伐木、修路,艱辛不止。然而,當大軍翻山越嶺行進到庾嶺腳下的一大片平疇地時,勞頓的他觸景生情,忽然念想起了北方大平原上的咸陽城,耳邊隱約聽到了宮闕里的妙音裊裊傳來,他舒展濃眉,開心地笑了!他下令在后來叫池江的這個地方安營扎寨。灨水深處的第一個軍事政權——南野縣,如一支閃亮的利劍劈開南方混沌的天空,這片天空第一次閃現文明與政權的光耀?上,秦王朝太過短命,沒多少年,咸昌城與阿房宮在項羽的一把大火中化為灰燼,在南方伐木、修路的十萬大軍樹倒猢猻散,或北歸中原,或滯留在南方上洛山一帶,成了后來蘇東坡“八景”詩中的“秦木客”。

  不過十數年,灨水再次見證了人類文明的深度“侵略”。這次走近的是一支更加龐大的軍隊。勇猛的西漢大將灌嬰揮舞巨麾,一路南掃,將秦朝的遺夢在南方徹底瓦解。有趣的是,灌嬰竟然是個仁者,他樂水、親水,他選擇將繡著“漢”、“灌”字的旌旗插滿了如同風水八卦態勢的灨水的魚眼處。他從贛巨人、贛虞人、灨水中汲取元素,取“贛”字為縣名——建立起了這塊土地上的第二個軍事政權。漢時,贛、灨通假,贛水、灨水互稱。

  這片土地的歷史從此有了新的篇章!灌嬰建立贛縣后,發現這片大山裹挾的土地漂泊著著太多大大小小的湖泊,少有見過湖泊的中原人喜極。于是,灨水被冷落了,名字被漢朝政權改為湖漢。沒有受到冷落的是贛縣名,它的名號一叫就是2210年,從來也不曾改變。

  東晉永和五年,郡守高琰相中了龜角尾這片三角區。他把南康郡城建在了三江匯合處。傳說,數萬軍民夯土的聲音從頭年荷花盛開的季節一直飄蕩到來年的江水潮漲時日。城池建好后,三江風光旖旎,人們卻意外地發現右邊從虔化縣(寧都縣古名)流來的虔化水比左邊的江水更加壯闊,于是隋朝時期官府取虔化水之“虔”字名虔城。

  灨水或贛水,抑或湖漢,萬年如斯,亙古流逝。從郡城或縣邑各處源源不斷地有茶葉、重紙、黃金、瓷器、戰船通過贛水往北方送去,以致東漢的中原人就對這處總有貢品送來的“贛”地有了非常實惠的理解:這是一塊貢地(《說文》《韻會》)。

  之后,朝廷更迭,戰火紛飛,刀光劍影中林士弘把皇冠戴過一回,盧光稠把城池擴了三倍,孔宗瀚把城墻澆了鐵水。時光走到南宋初年,隆佑太后把城市吃空走了、虔化縣李氏兄弟聚數萬人造反、虔城官兵揭竿而起把官僚殺了……這幾件大事,終于驚動了皇帝,宋高宗“康王”趙構將目光聚集到了這水的上游。他百思不得其解——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城市?一方面經濟繁榮,“商賈如云,貨物如雨,冬無寒土,萬足踐履”,盛產七里瓷器、茶葉,還具有據全國造船能力近半的造船業,是全國赫赫有名的三十六座名城之一;一方面,這里卻又同時是一個經常鬧匪,且兵也反叛、民也作亂的地方。會不會是這虔城之“虔”字帶了“虎”頭,寓了兇意呢?是不是可以考慮為之取個更吉利些的名字呢?南宋的文臣們各顯其能,紛紛上奏。有趣的是,面對金兵侵擾時表現得優柔寡斷的南宋皇帝,這回變得毅然決然了。這是一個值得記憶的歷史性日子,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十一月,朝廷決定以古贛縣名為州府新名,虔州改名為贛州(同時,將虔化縣復名寧都縣)!虔州名從此歸隱歷史,贛州一名沐浴著南宋王朝的光芒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歷史舞臺。

  贛水一名再次復活,只是為了與贛州州府名更貼近些,人們不再使用湖漢、灨水一說,而齊齊叫了贛水、贛江。后來,文人們繼續發揮解字功能,把“贛”字一分為三,左邊“章”字給了城市左邊這條江做名字——章江;右邊“貢”字給了右邊這條江做名字——貢江;“貢”上面的“文”字仿佛是“第三條河”,寓意著它既保留了原來的文化脈絡(“虔”字中的“文”字),也顯示這座城市有著淵源流長的文化內涵,是一條看不見身形卻豐饒無比的文化之河。

  呵,你從遠古走來,你向未來奔去。浩浩乎贛水,在歲月風的撫摸下,北去的身影愈顯豪邁愈加雄健——驀然回頭,源頭的城池早已突破高墻深巷窄院,東擴南移西進,崆峒山下廠房林立,三江六岸層樓聳秀,老城區古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煌,新城區時尚生活與淳樸民風融為一體,錦繡家園流淌出的盡是歡樂;昂首前行,一路有玉虹古塔與儲山左擁右抱,有曉鏡儲潭與湖州夏府前呼后擁;一路有文天祥的正氣歌與白鷺洲的讀書聲緊緊相隨,有滕王閣的巍巍身姿與鄱陽湖的泱泱大氣鼓舞前行……天地寥闊,吾土贛州,家園厚土;吾水贛江,蒼茫壯闊,風光依舊。

編輯:駱寒蕾
來源:江西散文網
    相關新聞:
我來說兩句:
[ 網友留言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大江網立場 ] 昵稱:     
    請理性評論、文明發言,勿發布違法和損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們將不予發表或刪除可能引發法律糾紛和損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少妇黑人粗硬中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99精品一区电影|国产在线一二三|在线播放91灌醉迷J高跟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