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點擊  
·南昌之美美在水——人文地理南昌系列01
·陽明“心”路第三步:“圣人處此,更有何道?”
·104、八大山人的真名是叫“朱耷”嗎?
·000-我們今天應該如何研究和鑒賞八大山人?
·讀書: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之道——中國人的讀書人生03
·書:中國人的魂,中國人的命——中國人的讀書人生02
·人生立志,要抓住三個關鍵點——傳承中國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處之03
名家賞析 更多>> 
--- 劉上洋 ---
·萬里長江第一灣
·劉上洋《老表之歌》研討會發言摘錄
·劉上洋長篇小說《老表之歌》研討會在京舉行
·難以攀登的美
·沒有一棵樹的城市
--- 彭春蘭 ---
·文學女人的情愫
·相逢何必曾相識
·楓葉情
·爸爸的吻
·媽媽的愛
--- 劉 華 ---
·我省著名作家劉華新書《一杯飲盡千年》出版發行
·酒中墨 杯中詩——讀劉華先生《一杯飲盡千年》有感
·飲盡千年的孤獨
·數點梅花天地心(序)
·去為那些光耀千古的名字掃墓吧
--- 朱法元 ---
·糾結的畸情
·南非遐思
·寶島情思
·啊,馬塞馬拉
·企鵝歸巢
  您當前的位置 : 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  江西散文網  >  贛州分會  >  龔文瑞
 
聊贈一枝春
江西散文網    2009-08-11 15:59

  文瑞

  冬去冬來又一年,又到庾嶺賞梅時。

  庾嶺賞梅,是一種享受。這種享受,甚至有些奢侈。因為時為冬天,因為庚嶺不僅是梅花的故園,也是贛南文化的一片高地,一片奇峰聳秀的高地,它所予你的是一頓山水文化之大餐。

  寒冬臘月是庾嶺的梅開得最絢麗的季節,也是解讀庾嶺的最佳季節。這個時節的庾嶺,一山寂寥,卻有一種詩意在盎然生長,那便這庾嶺最美的精靈——漫山遍野、花枝招展、芬芳四溢的梅花了! 梅嶺的梅,無疑是風骨之物,品格之物。它選擇在庾嶺最寒冷最荒涼的時節綻放,選擇在梅枝沒有綠葉襯映的時節綻放。它是瑤池仙子,或是寒冬冷美人?它無意爭春,卻有心催春。疏影橫斜的梅樹上綴滿了或白或黃或紅的花蕊、花朵,爛漫無邊,暗香浮動,花色醉人,營造出了庾嶺最美的風景!難怪有人會說,只有冬天走進庾嶺、賞過梅花,有過靈魂震撼的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游過庾嶺的人。

  便是在這庾嶺的冬天,在這冬天梅花絢麗的世界里,時光走過千年歲月,梅花是開了一冬又一冬。無數南來北往的客家先民們徙過梅關,承傳著生生不息的生命之火;數不盡的春來冬返的官宦文人們翻越庾嶺,梅花牽衣,惜別難舍,眼里心中、文里詩中盡流淌著對庾嶺和梅花深深愛戀。尤其是其中一些光照千秋的文化旅人,諸如陸凱、張九齡、周敦頤、蘇東坡、湯顯祖、王陽明、陳毅……等等,他們及他們為梅嶺和梅花留下的人文軼事和詩歌詞賦,宛如一座座奇山秀峰,疊壘起了庾嶺永遠不朽的文化高地。 公元二四二年的臘月,庾嶺的第一個文化高地筑就。遠征海南的三國東吳大將陸凱率領的三萬步騎大軍到達中原去南越的最后一個驛站——橫浦。將軍本是儒雅之人,當聽得驛使說驛道兩側為紀念先祖功臣梅娟而栽種的梅花開得正盛,遂欣然前往。佇立庾嶺,俯視漫山遍野潔白似雪的梅花,將軍情不自禁地聯想起家鄉的“香雪!,想起情同手足的同窗好友范曄,于是,將軍折下一枝含苞等放的梅,寫下了最為感人的梅花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膘`動的詩句,令庾嶺的梅從此有了神韻與情感,充滿傳奇的庾嶺梅開始為世人所熟知、迷戀。

  時光走過近五百年,到了大唐飛歌的盛世。開元四年(716年),當詩人們悲吟“西出陽光無故人”,中國北方絲綢之路沒于風沙和胡人侵擾之時,大唐的目光往中國南方轉移了過來——從京杭大運河到揚州入長江進入鄱陽湖再入贛江,然后逆江而上抵章水上游大庾城,再向南行八十里,便可抵南雄,然后由湞水入廣州,入大海。這是一條新的通衢呀!只要將“南控百粵,北挹三江”、橫扼江廣之喉、雄踞五嶺之首的庾嶺開鑿出一條“坦坦而方五軌,闐闐而走四”的坦蕩大道,中國的“南方絲綢之路”便形成了。于此宏大的背景下,南嶺曲江人氏、繼興國竹壩鐘紹京之后的江南第二宰相張九齡毅然擔負起了這一重任。他親自督工于庾嶺,歷時數月,數萬軍民共同努力,終于將梅關隘口開鑿成功。贛粵兩省之間從此由一山之遙縮為一關之隔。

  傳說,這年冬天,隨他遠征的夫人病死于雪花繽紛、梅花綻放的寒日。今天,在庾嶺南坡的張文獻公祠和山腳下的“夫人廟”前,我們釋放著對先賢的敬重——比之以書法妙筆傳世的鐘紹京,張九齡是否更加實際與偉大些?畢竟他是庾嶺通關后呈現出“商賈如云,貨物如雨;萬足踐履,冬無寒土”的繁榮景象的奠基人呀!

  又過了三百三十個寒冷的冬天,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來到南安一年后,二十九歲的南安軍任司理參軍的周敦頤和剛從興國縣令職上調到南安軍任通判的程晌又一次走進了庾嶺。這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梅庾之行,據說就是在程周二人賞梅的過程中,兩人交往甚歡,周敦頤獨創的將儒家與佛都教學說熔為一爐的理學觀點令程格外欣賞。于是,程晌便攜二子程顥、程頤拜周敦頤為師。師徒三人在梅關古道踏雪尋梅,在南安府后花園里吟風弄月,在道源書院講課授業,在丫山古寺談儒說佛……終于有了影響后世百代的“周程理學”的形成,也令南安大庾有了“儒雅之邦”美譽。

  2008年的這個冬天,在爛漫似錦的梅花樹下,我輕輕松松就嗅吮著了滿山飄逸的哲學空氣。周程理學思想是冬天的產物,如同夏天的梅,源于冬天的花粉傳授,周程理學從南安、洛陽至岳麓書院,從周子、二程至朱熹、王陽明……與這塊土地上生長的梅樹一樣,千年衍生,百世不朽。據說,楊仙嶺下的貢水旁曾有一片梅林,乃周敦頤手植,想來恐怕是周子愛梅有加,在他后來官職虔州通判時著人從南安庾嶺移植過去的也未必。

  庾嶺的冬天似乎總是記得挽留下一些偉人的聲音、足跡或身影。就在周敦頤與二程談儒說佛傳授理學不過半個世紀,宋紹圣元年(1094年)初冬,北宋最偉大的詞人蘇東坡南貶惠州、儋州路經了庾嶺。之前,在虔州蘇東坡看了他17年前依圖而題過“八境詩”的石樓,為“前詩未能道出萬一”而心生遺憾;在虔城東門外馬祖巖下看了其父親蘇洵和兄弟蘇轍先后去過的古天竺寺,為未能覓得白居易真跡又生遺憾;在南康浮石看了賢女娘娘廟,感嘆當時社會的經濟落后和民不聊生再生遺憾……可以說,先生是懷著一腔悲憤一路南行的。所以,庾嶺早開的幾株梅花并沒有激起他太多的驚喜,他只是借景抒懷了一番:“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凈。浩然天地間,惟我獨也正。今日嶺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拊我須,結發受長生!

  公元一千一百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次年,被流放在儋州(海南島)的蘇東坡終于可以北還中原了。已是六十四歲的蘇東坡一路風雨兼程,抵達南雄后,便棄舟步行至庾嶺。這回蘇東坡的心情好多了,盡管時節不對,已是梅雨季節,所幸的是他巧遇了七年前的初冬別離庾嶺時“拊我須”的驛站老人,兩人相見,感慨萬千。庾嶺老人以干梅煮酒給蘇東坡暖身子。蘇東坡有感于自己一生歷經坎坷竟能活著南遷回來,有感于庾嶺老人的惦記與關心,心潮起伏,遂賦詩贈嶺上老人:“梅骨霜冉心已灰,青松十丈手親栽。問翁大庾嶺上住,曾見南遷風個回?”辭別嶺上老人,入了南安城后,蘇東坡受到倪太守的熱情接待。一路風塵的蘇東坡開始有了情緒。當倪太守請蘇東坡登譙樓看過南安全景后,蘇東坡被南安樓閣林立、章水滔滔、庾嶺高踞、梅關嵯峨的美景所陶醉,詩興大發,揮筆寫就《登譙樓》一詩。其中“大江東去幾千里,庾嶺南來第一州”,氣勢磅礴,形象生動,成為贊譽大余的千古絕唱。

  ……

  時光又走過八百年,元詞明曲清唱中走過了解縉、劉節、王陽明、戚繼光、湯顯祖、戴衢亨、石達開……整整一個周朝的時間。期間,不知又演繹了多少梅嶺冬天的故事與傳說,又有多少絕唱傳吟于庾嶺的梅花與雪花間。一九三六年冬天,一位錚錚鐵漢,一位真正的共產黨人,在庾嶺演繹了真正意義上的絕唱。這個冬天,在庾嶺、油山一帶堅持開展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的陳毅,在梅山當作本地人被白軍捉了去帶路,幸虧陳毅機警,假裝上茅廁脫險歸隊。隨即,由于叛徒告密,贛粵邊特委一行很快被敵人圍困于梅關下的野谷中。面對生死系于一線的艱難困境,陳毅思如潮涌,豪氣沖天,寫下了令人迥腸蕩氣的“絕筆詩”——《梅嶺三章》:“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的“絕唱”,充滿了革命的浪漫主義與英雄主義。

  七十三年后的又一個冬天,面對這鐫刻下陳毅“絕唱”的詩碑,我們不禁要叩問梅嶺——你何以造就這感天泣地之英雄氣?是這萬點梅花,還是這九曲古道;是那哼吟“大江東去幾千里”的蘇軾的豪邁氣慨在承傳,還是那以一闕故事傳說而創作《還魂記》的湯顯祖的浪漫情懷在感應? 冬天的梅嶺,始終無語。兩行人在古驛道上相遇,贛人由北而南往關南上行,粵客由南而北往關北下行,北邊贛人的喧嘩飄逸著客家人的粗獷野味,南邊粵的笑聲則似乎沾染了南中國海的浩然大氣,兩種聲音在古驛道上空激蕩,結果——空氣在微微顫動,梅花在輕輕顫動,落英繽紛。定睛看過去,便在梅花離開枝頭剎那,我們看見,嫩嫩的綠芽已經露出——春天已經悄然入關!

  作者簡介:

  龔文瑞,筆名文瑞、谷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理事,贛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贛州市散文學會會長,贛州市紅土地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贛南師范學院客家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散文視界》雜志主編,贛南日報文藝副刊主編。在全國各級各類報刊上發表作品逾兩百萬字,主要著作有《落英繽紛》《贛州風雅》《寶葫蘆風情錄》《家園厚土》《歲月如歌》《山水贛州》《客家故園》《贛州古城地名史話》《秦淮河上尋槳聲》。散文《鄒家地》《秦淮河上尋槳聲》《七月荷話》分別選載《散文選刊》,散文《油桐花開時》入選《2006年中國精短美文100篇》、散文《七月荷話》入選《2007年中國精短美文100篇》、散文《馬祖巖》入選《2008年中國精短美文精選》,長篇散文《客家風雨圍屋》載《芳草》文學期刊,多篇散文作品獲中國報紙副刊、江西省報紙副刊和江西省新聞獎大獎。

編輯:駱寒蕾
來源:江西散文網
    相關新聞:
我來說兩句:
[ 網友留言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大江網立場 ] 昵稱:     
    請理性評論、文明發言,勿發布違法和損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們將不予發表或刪除可能引發法律糾紛和損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少妇黑人粗硬中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99精品一区电影|国产在线一二三|在线播放91灌醉迷J高跟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