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開成
---我們的清明節
白色的李花,粉紅的桃花,都在清明節到來之前,全部飄落了。李子兒、桃子兒,都從落花的第二天早上,從枝頭生長。
青青的草,從似有似無的一種綠意,漸漸侵染開去。山坡變得綿延,江南也從夢幻中醒來,伸伸懶腰,嗅到了青草散發出的芳香。
清明節到來之前,一彎彎水田被老農耕耘,泥腥味和空氣里的青草味一起,侵人心脾。
在雨中,金黃的油菜花,并未謝完,剩下的花瓣,沾在已經長出的菜籽夾上,嫩的枝干和嬌弱的花,正孕育著,要生長出油來。
清明節之前,我向田園走去,用一種慢,去尋找先輩。
先輩們似乎還在田園里,種植莊家和蔬菜。開始插秧,開始種土豆,開始種甜菜、蔥子和韭菜,開始給小麥施肥?粗諠u長高的植物,他們笑了,坐在老梨樹下,喝酒,抽煙?粗鴥簩O日漸長高,精心安排著那一年,又一年。
直到今天,我向他們走來,也帶著我的兒子。
在他們的墓前,我叩拜于青山之下。我也渴望,也能象他們那樣,有自己的一塊地,種植我的莊家和蔬菜,并且為了給愛人買一件新衣服,挑一擔水果去買。
這些樸實而自然的心情,從古老的清明節中找到。民族幾千年的節氣,帶著青青的新鮮,走進我們現代人身前,輕輕問了一聲:是誰,塑造了你們的心靈?
我的心靈,從那一句“學而時習之”,從那一句“有朋自遠方來”,從那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從那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慢慢飄散于自然田園之中。
每一片樹林,每一片云彩,每一個村莊,以及那裊裊升起的炊煙,以自然的美,顯現于古老的漢字之中,刻于先輩的墓碑上。先輩的心靈,還刻于甲骨、青銅、竹簡,印刷于宣紙之上,傳誦于先輩之口,口口相傳。
我的心靈,是我先輩的心靈,和先輩的先輩的心靈,積淀下來,日漸塑造。
我在清明節到來之前,去尋找我的根。